切换城市

首页
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
韩庆祥

韩庆祥 暂无评分

市场管理 品牌管理

讲师官网:http://hanqingxiang.sougen.cn/

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
仅需5.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仅限聘请讲师授课

立即购买

韩庆祥二维码
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
任意分享朋友圈
  • 查看详情>> 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意在把人们的无谓之争引导到集中解决“四个全面”中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上来,把一些人的短视、碎片化、满足于枝节的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问题上来,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引导到破解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建构秩序(全面依法治国)、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全局和根本,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长远,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内涵,有必要从哲学角度来认识和把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哲学基础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旨在使各级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问题的本领,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哲学滋养和哲学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首先是面向“问题”的哲学。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倡导问题导向。他强调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他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都是针对问题的,要理解其治国理政思想,就要把握他所关注的问题,只有把握他所关注的问题,才能更好理解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今天,我们党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必须不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显然,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的是“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其实,哲学发源于疑惑和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哲学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它是面向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及其问题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不断面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面向“文本”,更应面向“中国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增强实践本领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应增强我们的担当意识,敢于直面并破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提高化解矛盾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坐在矛盾的火山口上,处在矛盾的包围当中。尤其在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就进入了矛盾凸显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矛盾都会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各级领导干部都会面临“发展的烦恼”,是否敢于直面并破解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有的人不敢直面矛盾,遇到矛盾绕着走,甚至回避和掩盖矛盾,缺乏敢于担当的精神,结果使矛盾堆成山,成为难啃的硬骨头,错失了解决矛盾的机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是客观、普遍存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所以,要善于自觉主动地直面各种矛盾,并积极提高解决矛盾的本领。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化解矛盾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上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这就揭示出“问题—矛盾—化解—打开工作局面(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在工作中会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矛盾的具体体现。我们要通过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进而解决问题,来推动工作发展。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直面存在的问题,又要从各种问题中揭示矛盾尤其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以推动工作发展。这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或看家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专心致志地把主要精力放在揭示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上来。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辩证思维的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唯物辩证法,可以提升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可使我们既抓住重点,又避免片面性和走极端。唯物辩证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辩证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辩证思维注重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注重“两面性”看问题以及矛盾双方的协调式发展。它要求在总结经验教训、观察社会形势、制定方针政策、处理复杂问题、评价人物事件时,既讲重点论,又讲“两点论”,反对片面性和走极端。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客观、正确地看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治国理政实践中,处处体现辩证思维的“重点论”和“两点论”。他所提出的“四个全面”,既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要做好的四项重点工作,也是体现全面性的一个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全面”都体现了全面性。然而,在互联网上,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人看问题做事情,往往走极端,具有片面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方法论上缺乏辩证思维,在“两点论”中只看到一点,多看到事物的负面看不到事物的正面,并把负面加以夸大,走向了极端。   ■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来分析理解“四个全面”   如何理解“四个全面”的性质、定位和内涵?对此,目前的观点比较多。我认为,还是要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四个全面”时所讲到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这一哲学基础上来,即要运用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来分析。   第一,运用战略思维来分析。具体地说,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从历史来看,“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事关中国的长远发展。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性抉择,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具有长远的“战略设计”;“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姊妹篇”,任重而道远,要有长远的战略追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全面从严治党要有战略定力。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来看,“四个全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事关中国的全局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政治保证”。“战略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完整的逻辑结构和系统。从现实地位和作用来看,“四个全面”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事关中国的根本发展。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总之,从性质定位来看,“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战略);是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方略(方略);是民族复兴的行动纲领(实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体现(理论创新)。   第二,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这里需要把握几对关系:一是“四个全面”与“治国理政”的关系: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治国理政是整体,“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关系:“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直接相关,但又不能取代“五位一体”,它是贯穿于“五位一体”中的根本、核心和精髓,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实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五位一体”的政治保证。三是“四个全面”与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关系:“四个全面”是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主要矛盾和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意在把人们的无谓之争引导到集中解决“四个全面”中的主要矛盾和根本问题上来,把一些人的短视、碎片化、满足于枝节的倾向引导到关注我国长远发展、全局发展、根本发展问题上来,把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思路引导到破解难题(全面深化改革)、建构秩序(全面依法治国)、唱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四是“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不仅每一个“全面”讲的是全面,而且“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点。
  • 查看详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郑重提醒,更彰显了我们党实现伟大目标的信念之坚定、努力之顽强。我们要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努力赢得斗争的胜利,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基础。 “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背景 我们党之所以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主要是基于对我们党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考验和危险的科学判断。 我们党面临诸多挑战。一些国家打压的挑战:尽管我国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但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新兴大国,难免被某些守成大国及有关国家视为“威胁”,这些国家就会防范甚至打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遇到诸多难题的挑战:面对体制机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篱的强大阻力,面对经济增长与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面对资源人均占有率偏低且配置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突出问题;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西方“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向我国渗透;民族分裂主义的挑战:主要包括“疆独”“藏独”“台独”等。 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长期执政的考验: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执政环境日趋复杂、执政基础有所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革开放的考验: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党既要经受住市场经济对党负面影响的考验,又要经受住市场经济所引发的意识形态安全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大环境和周边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包围、遏制、打压、分化、唱衰中国的行径日趋激烈。 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危险:有的党员干部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自信,缺乏斗志;能力不足危险:有的党员干部难以胜任所肩负的历史重任,难以应对诸多挑战和“四大考验”;脱离群众危险: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不愿深入群众,背离了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良传统;消极腐败危险: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严重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 “新的伟大斗争”的主要形式 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环境来看,当前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争夺资源。资源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形式之一。地球上储存的资源相对有限。缺乏资源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及竞争力,因而当前许多国家都在围绕资源展开激烈竞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资源争夺大战。目前,这种战争仍然以不同形式在世界的局部地区进行。 货币战争。美国等西方强国注重金融立国,极力维护本国、本地区货币的世界霸主地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西方国家打压人民币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在我国周边不断挑起事端,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刺激货币流向霸权主义国家。 争夺市场。即为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而展开争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发展经济必须拥有广阔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围绕我国市场展开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意识形态斗争。强权政治和霸权国家试图对我国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们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为招牌,大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目的就是动摇我们的思想根基,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而尖锐,一些错误思潮暗流涌动,此起彼伏,竞相发声,大肆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领土争端。少数周边国家与我争夺我国固有的领土,一些西方大国趁机介入,挑拨离间甚至公然为其不合理主张撑腰打气。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这种围绕国家领土主权斗争的长期性,依法、合情、合理地予以回应。 反腐败斗争。当前,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我们党在不断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组织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力度大、手段和方式多、效果显著。与此同时,腐败分子暗中抵触,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将更为激烈。 网络斗争。在网络空间,我们既能看见传播正能量的“天使”,也能看到发泄不满、谩骂他人、传播色情、招摇撞骗、混淆是非、聚众挑事、制造虚假信息、进行网络策反等释放负能量的“魔鬼”。网络世界中的“天使”与“魔鬼”为争夺网民和阵地而展开的斗争日益凸显,现实世界的斗争也会体现到网络世界。 反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经常在我国挑起各种事端,制造民族裂痕,搞民族分裂主义。因此,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的伟大斗争”的新特点 斗争对象和形式全面多样,处处可能是斗争的“战场”。我们正在进行的“新的伟大斗争”之对象,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既有党外的,也有党内的;既有经济、政治的,也有文化、社会的;既有有形的敌对势力,也有无形的挑战、考验、危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都有斗争,资源、货币、市场、意识形态、网络等都是斗争的载体。 西方敌对势力对斗争精心策划、处心积虑。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斗争,大多以传播西方社会思潮且以文化渗透的方式,把“自由、民主、人权”作为突破口。大致步骤是:第一步,让中国人崇拜西方“标准”;第二步,用西方“标准”裁判中国现实;第三步,使一些人认为西方“月亮”是圆的、中国“月亮”是缺的,对中国现实社会看不惯;最后一步,使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产生不满,从而达到动摇中国人理想信念、摧毁中国人自信和分化人心的目的。 国内外敌对势力采取的斗争方式隐蔽巧妙,极具诱惑性和欺骗性。许多斗争是用文明、学术外衣设置政治陷阱,以文明、学术思想掩盖政治意图,让一些人甘愿上钩,不知不觉掉入陷阱。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以文化、文明诱惑掩盖政治图谋。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但感到用赤裸裸的军事和政治手段扼杀、围剿中国不合时宜,转而想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敌对势力抓住此机会,往往通过各种名目的基金会、社会组织,以考察访问和培训为旗号,培植代理人,进行文化渗透;利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上的“话语权优势”,诱惑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文明、理论、思想失去自信,成为西方文化、思想的俘虏。二是用学术思想遮蔽政治图谋,以学术创新诱惑我国专家学者,使他们掉进西方所设计的政治陷阱。一些西方社会思潮确实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性的思想。但它们常常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以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访问的面具来掩饰其政治意图,容易迷惑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使他们丧失判断力和鉴别力。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力,彻底揭露和拒斥西方以文化、文明、学术外衣设置的政治陷阱。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面临的“新的伟大斗争”,可谓复杂而严峻。积极应对我们党面临的诸多挑战、“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努力破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都需要我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应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一步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机遇、有效应对挑战、科学破解难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不断推进。
  • 查看详情>> 记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改革、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梦等,这些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党提出的一整套话语体系。习近平“新政”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有哪些新意? 韩庆祥:这是习近平“新政”的另一个内容:“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话语方式和话语权的新自觉”。话语体系与实践发展和话语自觉有关,话语方式与文风有关,话语权与国家综合国力、自信心和话语体系建设有关。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上也逐渐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然而,在中国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建设方面,由于我们在一定意义上还缺乏自觉和自信,使得我们在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在话语表述方式上,要么缺乏大众化,过于抽象、难懂、晦涩、繁长,要么缺乏学理支撑,宣传性口号过多,要么缺乏国际化或普世化,在与西方对话、交流时缺乏共同“语言”,难以被真正认同;在话语权上,要么一些人总认为西方月亮比中国圆,要么对我们的实践成果和话语体系优势缺乏自觉的学理阐释和有效国际传播,结果影响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甚至在学术领域,使西方话语在中国大行其道,出现崇拜西方话语的“洋教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力求改变这种状况,要求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这种新的努力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充满自信。即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充满自信。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崇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坚守社会主义文化,强调要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充满刻骨铭心的自信;二是高度自觉。即能自觉清醒地认识到应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及其所促进的中国成功的实践成果进行系统的学理阐释和有效传播,也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传统进行系统的学理阐释和有效传播,以建构能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中国话语体系;三是力戒“假大空”和教条式的话语表述方式,力求使语言表述真实、具体、朴实、生动、接地气;四是力求使话语表述大众化、国际化,扩大其影响力,争得国际上的话语权。实际上,在许多他最关心的重大根本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常常使用的是大众化、国际化的语言表述,如“中国梦”,“打铁还需自身硬”,“踏实留印、抓铁有痕”,“钉钉子”,“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腾笼换鸟”,“老虎苍蝇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啃硬骨头”,“刮骨疗毒”,“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再如“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等。 记者:以往,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然而,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理论与实践反差较大,面向政治的注解、宣传和活动多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少。习近平总书记在抓落实方面有哪些新的风格和举措? 韩庆祥:习近平“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还包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刚性执行力的新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马克思的名言特别强调,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在强调落实的执行力问题时明确指出:一定要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钉钉子”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或战略定力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说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一分部署”,说的是宏伟蓝图与具体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是一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总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要把“一分部署”“变为现实”,最重要的就是“九分落实”,即付诸实践行动。如果没有“九分落实”,“一分部署”再宏伟、再激动人心,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这种执政风格也体现在“调结构、转方式、保质量”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强有力的中央领导权威、钢铁般的执行意志,克服重重阻力,实行经济新政:一是坚定从实践上推进和执行“调结构、转方式、保质量”的经济思路,尤其是把以“调结构”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性改革”作为新常态,近两年取得了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二是坚持稳中求进,既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论断,并稳妥推进其进程,也力求使政府更好发挥作用,正确解决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三是进行试点,逐步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这种执政风格还体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实际上,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一贯强调贯彻落实的执行力问题,这已成为他鲜明的从政风格和工作作风。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抓落实如敲钉子》的短评中明确强调:“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他数次讲话都强调要认真抓落实。
  • 查看详情>> 注重“人民立场”,是第四个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思考一切问题时,其出发点、落脚点和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是基于人民立场,即一切要依靠人、一切要为了人、一切要尊重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之所以总是能够切中要害、沁人心脾,主要就是因为他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大众利益立言,心怀炽热的大众情怀。 在习近平同志刚刚当选总书记后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里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思考问题时,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这是从执政党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人心向背、人民拥护的重要性。在对“中国梦”的阐释中,这种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大众立言的立场体现的更为鲜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②习近平总书记还把人民立场提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专访时,明确讲到:“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 情系人民的立场在习近平同志那里是一以贯之的。在《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同志的许多短评篇目,如《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善于同群众说话》《一切为民者,民则向往之》等,都体现出习近平同志一贯的大众情怀。在《树立五种重要情感》这篇短评中,习近平同志具体谈到了学习和树立五种崇高的情感:一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情怀感。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二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三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境界感。他有一句名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四要学习郑培民同志的责任感。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五要学习钱学森同志的光荣感。他把群众的口碑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这里的“五种崇高情感”贯穿着心怀大众、情系人民的主线。 要言之,习近平同志思考和谈论问题的方方面面,都从人民立场出发,最终都落脚到人民立场上来。 求真务实重落实 注重“求真务实”,是第五个重要特征。在探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时,在强调贯彻落实的实践行动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求真务实。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一贯强调求真务实、重抓落实,这已经成为他鲜明的执政风格和工作作风。在地方执政时,习近平同志在工作中严格贯彻中央求真务实的要求,还多次对此进行论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曾以“哲欣”为笔名,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232篇短评,并于2007年集结成书出版。其中,在《不兴伪事兴务实》中引用古人“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箴言,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之人”。在《抓落实如敲钉子》的短评中指出:“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十八大以来,一些重大问题经研究并作出决策部署后,需要具体部门认真落实。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抓落实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还担任一些重要小组的组长,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组长、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他重视求真务实抓落实的执行力。 大众话语重文风 注重“大众话语”,是第六个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讲话,举重若轻、如话家常,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显示出他论述问题时引经据典、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特征。 用“中国梦”这个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容易记忆、理解和接受,具有动员力和凝聚力,迅速引起了强烈反响;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表述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关系,逻辑清晰、言简意赅、易懂易记;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形象逼真且铿锵有力地比喻一个国家对发展道路选择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以生动形象的“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党员干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日常语言,要求党员干部遵守党纪国法、加强自身修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时常还引经据典,比如“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尤其在《之江新语》中,那些短评体现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文风。最短的文章不足300字,最长的也不过700字左右,每篇都是观点鲜明、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还不时引用古代圣贤的名言警句作为文眼,有时也引用社会上普通群众的俚语俗话。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于谦的“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深林”。此外,还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润物细无声”,等等。这些名言警句的引用,与文章内容相结合,让人读时耳目一新、振聋发聩、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 查看详情>> “问题意识”对于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马克思高度重视“问题”对于把握时代特征的重要性。他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在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决不能遮蔽问题、回避问题,而应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使改革充满动力和活力。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理论创新具有问题意识、战略思维、辩证分析、人民立场、求真务实和大众话语六大重要特征。 问题意识重根本 具有“问题意识”,是第一个重要特征。领导干部首先是要解决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和执政风格上,在积极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时,总是强调“问题意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和总目标的“中国梦”,可以说是围绕“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提出的;中国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总目标、总任务之根本路径问题的深刻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思考和论述的问题,多是关乎中国发展根本命运的“命运性问题”。他所关注的总问题,是改革发展稳定。“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上的讲话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第二部分就是“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在这里,他在用“六个进一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之后,明确指出:“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①这里,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跃然纸上,发人深省。 战略思维重全局 注重“战略思维”,是第二个重要特征。思考、分析根本的命运性问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战略思维,主要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如何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实现未来的理想目标,以及在分析、思考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问题时强调的。党的十八大把国家战略进一步明确为两大战略,即1990-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和2021-2049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战略。当今中国已经进入“2012-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启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从大尺度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既要完成既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更要担当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使命。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力求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来实现这两个战略目标。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从大尺度来看待全面深化改革,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其实质目的,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从战略尺度来看改革,从两个100年的时间框架内来认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强调指出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认为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从“战略部署”高度考虑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及其实现,考虑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通盘考虑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思考和分析问题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辩证分析重思想 注重“辩证分析”,是第三个重要特征。在思考和谈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一些重大关系,以及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辩证思维和辩证分析,注重思想的力量。重视哲学的辩证思维和辩证分析,在他分析、思考问题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当代中国要以创新驱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思想的力量;在当今世界格局、国内态势日趋复杂的情境下,也需要注重思想的力量。辩证思维是激发创新思想、发挥思想力量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意义。在《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等文章中,他不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揭示的辩证唯物主义主要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且重视挖掘这些原理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并具体论述了运用这些原理指导实践应注意处理好的一些重大关系。 针对当前的形势与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具体提出了四种思维方式,即“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这四种思维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定位这一重大问题。如果说,战略思维是从“高度”上看全面深化改革,那么,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则是从“整体性”和“时代性”上看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因为,系统思维针对的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性和关联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干部既要驾驭总体进程又要把握每一阶段,既要善谋全局又要能抓一域。因此,系统思维,就是要解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伟大革命的总体进程与每一阶段、全局与一域、总体性与关联性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的思维原则。而所谓创新思维,则源于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时代性。今天的改革不同于昨天的改革,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自觉实现与时俱进,就需要创新。创新思维是解决改革的与时俱进问题的思维原则。底线思维,则是针对改革要有边界约束这一问题而提出的。从理论上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边界,超出该边界,该事物就不成其为自身。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样具有边界。在改革中要保持社会主义的边界,这是改革的“方向边界”;在改革中保持力度、节奏、领域等方面的可控性,这是改革的“操作边界”。前者属于政治纪律问题,后者属于执政能力范畴。合起来看,关于针对改革的思维方法,体现出这样的层次关联:历史定位(战略思维)—总体框架(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操作规范(底线思维)。

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

0755-83802522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